長榮大學應屆畢業生卓佳逸喜歡養寵物蛇,小五時開啟他「人蛇共舞」的歲月,雖然被稱為現代許仙,但他不愛傳統的白蛇及青蛇,只鍾情於紋路變化多的洋蛇,當藝術品呵護。

 

卓佳逸家在屏東,到長榮唸書必須住宿,卻一直找不到室友,因為他有特殊的癖好,就是飼養寵物蛇,目前房間內多達18條,如朋友般陪伴,出外求學的歲月不寂寞。

 

宿舍內珍藏的寶貝,包含各類球蟒、地毯蟒、帝汶蟒、肯亞砂蚺、直線雪花、柏布拉奶蛇與墨西哥黑王蛇等,不向家人伸手的卓佳逸,利用課餘打工賺錢,只為了供養這些寵物蛇。

 

卓佳逸小學五年級時用自己飼養的20隻小蠍子,換得1條襪帶蛇,從此愛上這種寵物類的長蟲,怪異的興趣持續迄今,熱情不減,甚至還要辛苦地為寶貝們準備豐富的餐點。

 

為了讓蛇類隨時可以飽餐一頓,卓佳逸自行繁殖牠們的食物,房間內有多達200隻的白老鼠及4000隻的進口蟑螂等,庫存量之大,顯見他對這些寶貝的用心。

 

家人對卓佳逸的特殊癖好起初也不贊成,但反對愈烈,養得就更多,最後隨他興趣發展。

 

不趕流行,也並非為了炫耀,卓佳逸喜歡收養的原因,是寵物蛇的紋路變化多樣,當成藝術品欣賞、呵護。

 

儘管手上有多處被咬噬的傷口,但卓佳逸養的蛇都沒有毒性,安全無虞,「頂多流點血,皮肉之痛,還好啦」,就是因為充滿野性美,讓他對這種活體藝術品,狂戀不已。

好筍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8歲女童逛大賣場卻撞破肝臟?而危險裝置,就藏在防竊感應門旁邊,原來這家賣場業者,為了不讓手推車撞壞這一道要價1萬多台幣的防竊門,於是加裝了15公分高的「防撞金屬短柱」,沒想到小女童蹦蹦跳跳,不小心跌倒,就這麼不偏不倚的撞上鐵柱,把肝臟都給撞破了,緊急送醫治療,甚至住進加護病房;賣場業者事後立刻改善裝置,但也強調,女童跌倒當時,他的父母親並沒有牽著小女孩,再加上沒有監視器可以還原意外發生過程,責任難以釐清,雙方各說各話。

撞破肝女童父親高先生:「結完帳,我們就一起離開,因為她(女兒)走在我們前面,她在我們推車前面,距離就是我到電風扇(約3公尺)。」

 

大賣場,高先生的8歲女兒卻撞到鐵柱,肝臟破裂;忍著痛,躺在病床上,照片紀錄,上個月15日的這起賣場意外,當時高小妹送急診,住加護病房2天,轉普通病房3天,危機就藏在這道防竊感應門。

 

一道要價1萬多元的感應門,加裝一根柱子,防止手推車撞壞,但當時這家大賣場裝的,是高15公分鐵柱,身高125公分的高小妹,蹦蹦跳跳往門口走,就這麼跌倒撞上短鐵柱,撞破肝臟。

 

量販店主管:「對,發生事情的時候,我們是安管人員把小朋友扶起來,因為這個地方沒監視器,是一個死角,所以沒有人還原小朋友跌倒狀況。」

 

撞破肝女童父親高先生:「這個狀況那不對呀,你怎麼之前說(監視器)『假的』,你怎麼現在說是『壞掉在維修』,所以我說實在,我不曉得怎麼辦?所以我覺得這樣,真的很有危險性!」

 

賣場業者事後付醫藥費,改善裝置,變成高75公分的塑膠柱,加上反光條,比對之前的短鐵柱,相對安全;只不過沒有監視器畫面,意外責任難以還原,賣場設施暗藏危機,家長帶孩子出門,恐怕也得全程緊盯,以策安全。

好筍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天看了"九歲那年"這部片 , 難過的快哭出來了~~ 

真是好劇情....好演員 ....好貼近我們的生活 

電視上就是要多點諸如此類的片 , 社會才不會越來越糟

感謝所有的劇組人員合力做了一部好片 ,  

簡直和導演戴立忍的"不能沒有你"這部片一樣好!!應該要放上電影院了!!~^_^~

(片尾音樂好感人ㄛ~~~><~~~~)

由於電視已經撥完,若喜歡此片的朋友想觀賞 , 可以到公視網上看http://vod.pts.org.tw/

 

 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

劇情介紹:

 

 

  

 

一個九歲的小男孩因為遭逢家中變故,母親突然氣喘病發身亡,由於父親一如往常酗酒,晚歸,疏於照顧他和五歲的妹妹,於是他便帶著妹妹離家出走,兩人坐著火車,一起到台北。

 

在流浪的過程中,他們遇到一個扒手集團收容,並供給他們吃穿住,還訓練他們偷竊的技巧,由於哥哥不願被這個扒手集團控制,於是帶妹妹逃脫。

 

焦急的父親四處尋找兩兄妹,在尋找的過程中,爸爸逐漸發現自己對這個家的確漠不關心,正在懊悔,感傷之際,警察送回兩兄妹,讓這個殘破的家庭還能夠重建,團圓。

 

導演:王小棣

 

主要演員:邴明德、林韋廷、張珺婷、蔡君茹

 

9-3.jpg

好筍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.何時可開始訓練孩子自己吃飯?

1.等20顆乳牙完全長出後,再開始訓練~快的話約一歲半~兩歲左右。

2.對於拿湯匙的動作開始表現出興趣,例如:飯碗放在孩子前面,孩子會主動想要伸手去拿。

二.進行吃飯訓練前,需要先協助孩子學會何種能力?
喝奶只能訓練孩子吸吮能力,建議家長若孩子經醫師判斷非嚴重過敏體質,大約在寶寶4個月左右應先協助孩子訓練嘴部肌肉的咀嚼和吞嚥能力及協調度,開始添加粉狀或糊狀的副食品,為往後的吃飯訓練做準備。

三.進行吃飯訓練前,要注意哪些事情?

1. 利用各種食材誘發進食興趣,但勿在孩子面前對食物表現出厭惡的感覺:

很多時候,孩子對食物有偏食....等偏差行為都是在此段產生的,家長不可不留意。

2. 事前的肌肉運動訓練可幫助孩子更快完成自我進食:
家長可在孩子七~九個月大時準備適合孩子且安全性高的食具,讓孩子坐在餐椅上(有附餐桌的餐椅)把玩(利用辦家家酒遊戲教導孩子正確使用餐具方式,例如:舀...等動作),並利用一些可訓練抓、取、拿、握...等動作的教玩具讓孩子操作,此階段有助於將來孩子自行進食時,減少裝一碗但只吃到半碗的窘境(未吃到的半碗都灑光了)。

3. 家長在餵食時應利用固定座位,讓孩子提前養成良好飲食習慣:
家長可利用附有安全帶的餐椅,讓孩子固定於用餐時使用,孩子養成習慣後,將可減少往後用餐時趴趴走的惡習。

四.要幫孩子如何準備食物?

吸吮期:出生~4個月,母奶、嬰兒配方奶。

咀嚼初期:4個月~六個月,添加糊狀或粉末狀的副食品。

咀嚼磨牙期: 六個月~十二個月,除添加糊狀或粉末狀的副食品,亦可添加已煮食較軟的自然食材。

咀嚼鞏固期: 1~2歲,可提供固體的絞肉,以及較軟的塊狀蔬菜。

咀嚼成熟期:2歲以上,乳齒已完全長好,可如成人飲食。


五.如何訓練孩子自己進食?

當以上準備步驟已完成,便可開始進行訓練,不過剛在學習吃飯的孩子,很容易搞得身上、桌上、地上都是髒兮兮,而要如何訓練才能讓孩子學會一定要在餐桌上進食、不邊看電視邊吃飯、不可邊玩邊吃...等,建議步驟如下:

1.準備物品:
適合孩子身高的餐桌椅、有袖子的圍兜、塑膠或不銹鋼碗(俗稱摔不破的碗)、塑膠湯匙(避免割傷孩子)、塑膠叉子(避免過於尖銳而刺傷孩子)、喝水杯、地板護材(報紙、墊子....等,避免地板過於髒污,減少事後清潔工作)。


2.模仿中用餐:
大人應與孩子同時進行以下步驟,並放慢速度進行:
(1)餐前洗手。
(2)要細嚼慢嚥。
(3)讓孩子選擇每種食物的量,養成孩子不浪費食物。(食物供給原則:選少非不選~孩子看的到的每種菜,除了孩子的碗裡要有,大人也要有)
(4)口中有食物時,不要講話。
(5)用餐完畢,才能離開。
(6)飯後漱口或刷牙。

六.幾歲前訓練孩子自己進食成功算正常?

基本上,最晚四歲學會自己進食就算正常。


七.吃飯訓練過程中的忌諱
1.過度的期望將延長孩子學會自己進食的技能
過度的期待,會使訓練過程中家長的心情容易受影響,這樣一來,只會使孩子更加不敢自己用餐,害怕自己用餐不慎而遭責罵。因此,建議當孩子或自己感到不耐煩時,請馬上讓孩子休息或讓自己休息,並好好安撫他的情緒或由他人接手沈澱自己的情緒,等孩子或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之後,再繼續用餐。

2.不要怕孩子餓
早於4~5個月大的嬰幼兒開始就會發現孩子常用緊閉嘴巴來表示抗議,不過,這類抗議通常無法持久,因為越小的孩子對於飢餓的忍耐度越差。建議家長除了正餐以外,不餵食孩子任何其他食物,等用餐時間一到,他也感覺到肚子餓,自己便會要求進食,即使上一餐未吃也不要因為心軟而補充給孩子食物,幾次後,孩子便會比較定時定量(若孩子上一餐未吃,下一餐請提供容易吞嚥的食物)。

3.有以下兩種情形,需考慮送醫檢查
兩歲半常容易發生口齒不清的情形,且出生開始時常有嗆到的現象,如果經常發生以上兩種狀況,很有可能是孩子的腦部發育或是咀嚼肌出現問題,此時,家長需請耳鼻喉科的專科醫師先做初步評估,之後再依醫師建議轉診到適當的科別進一步詳細檢查。

4.每日一變,增強食慾
把孩子不喜歡吃的食材,改變烹調方式或利用同樣營養價值替代,例如,將孩子喜歡的食物混合在一起烹調.選擇同樣富有蛋白質的食物......等。

 

好筍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頭戴衣服_conew1.jpg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 我是好筍妹~來我家~隨便坐~慢慢逛~ 

為什麼我叫好筍妹??因為有一天我媽咪對ㄚ爸說:〔奇怪?!為什麼你和我都長的不起眼,卻可以生出這麼可愛的寶寶??]

我ㄚ爸接著說:〔這叫~~歹竹出”好筍”!!〕

 

 

 

好筍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未命名.jpg 

好筍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蛀牙形成的原因 (細菌感染、醣類發酵、餵食時間過長)  

  在嬰幼兒時期,最常發生的口腔問題,就屬「奶瓶性蛀牙」了。光看這字面,你也許會直覺地認為這是由吸食奶瓶所引起的。其實奶瓶性蛀牙不一定是由吸食奶瓶時所引起,吸食母乳也同樣會造成奶瓶性蛀牙;這種口腔疾病,是因為長時間的哺乳,讓牙齒浸淫在乳汁當中過久,之後又沒有適當地清潔口腔所引起的毛病。 

  通常在小孩一歲左右,父母才會發現,小孩上門牙靠近牙齦的地方,有白色脫鈣狀況,顏色慢慢會由淡黃色轉為深棕色,若不加注意及早處理,蛀牙很快就會圍繞牙齒周圍一圈。而如果小孩不小心在舉步時期摔倒,撞到門齒,就會恨容易折斷;這種型態的蛀牙還會擴及到乳臼齒。  


  父母親口水容易媒介變形鏈球菌

  會造成奶瓶性蛀牙有幾個因素,第一個原因屬於細菌感染,當嬰兒長第一顆乳牙時,變形鏈球菌在牙齒表面上繁殖,此種細菌的最大來源是嬰兒父母親,經由口水傳染。

  第二個主因來自可以發酵的醣類,如牛奶、母奶、果汁、飲料、蜂蜜、糖水等,都含有不同成分的發酵醣類,經變形鏈球菌利用之後產生酸,造成牙齒脫鈣。

  如果一天內喝奶的次數頻繁,而且每次喝奶的時間都很長,或特別喜歡在睡前喝奶,這些因素都會造成含乳醣的奶長時間留在牙齒表面,助長變形鏈球菌的滋長,蛀牙也就容易發生;使用奶嘴或者是蜂蜜安撫嬰兒入睡,也同樣會造成奶瓶性蛀牙。


  含著奶瓶睡覺導致新生乳牙蛀蝕

  奶瓶性蛀牙最先侵犯的就是上顎門齒,也就是門牙。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牙齒最早長出,另一方面,餵奶時與乳醣接觸最久的地方也正是這些牙齒,如果不當餵食習慣持續下去,蛀牙也會波及上下顎乳臼齒,而下顎門齒由於受到舌頭保護,所以是乳牙中最不容易發生蛀牙的牙齒。

  第三個主因則來自於餵食時間的長短與次數,都會影響奶瓶性蛀牙的嚴重性。睡眠時口腔唾液分泌以及吞嚥的動作都會減少,所以含著奶瓶睡覺時,吸入的奶就會浸泡在上顎乳前牙四周,久而久之就容易使剛萌發的乳牙產生蛀牙。


嬰幼兒乳牙保健  (以紗布、軟毛牙刷沾水清潔殘留奶渣)

  一般來說,嬰兒大概會在六個月大時,長出第一顆乳牙,大部分是下顎正中門牙;而到了一歲半時,曾長完所有乳牙。嬰幼兒的乳牙共20顆,上下左右對稱,分別為正中門牙,側門牙、犬齒、第一臼齒、第二臼齒。到了三至六歲階段,在乳牙的第二臼齒後方就會長出恆牙的第一大臼齒,同時依著正中門牙、側門牙、犬齒等順序,一一開始換牙,一年換一顆;至12歲全部乳牙換完,同時乳牙第二大臼齒也跟著長出。

 清水漱口避免口腔成為細菌溫床

   通常,小孩在第一顆牙長出的時候,可以把幼兒的頭放在父母大腿上,以手指簡捲紗布,用溫開水沾濕,擦拭嬰兒的牙齦。

  而即使在乳牙長出前、父母餵食之後,還是要以清水替嬰幼兒漱口,或用紗布沾水輕輕擦拭牙床,以減少奶渣殘留,避免口腔成為細菌的溫床。當孩子長出第一顆牙齒時,父母就要開始幫他清潔牙齒,讓他慢慢習慣刷牙的感覺,長大後才不曾排斥刷牙。

每半年檢查一次是保健不二法門

   當乳牙長出來後(大概六個月左右),可以用刷頭比較小的軟毛牙刷沾水來清潔牙齒,徹底地刷到所有牙面。至於是否使用牙膏的問題,因為牙膏會產生泡沫,有時會阻礙父母觀察牙齒刷乾淨與否;且有時候牙膏味道不好,會讓小朋友排斥刷牙,味道好,又擔心小朋友會吞下去。因此建議,最好只用清水刷牙,直到小朋友漱口動作較佳時,才適量使用牙膏刷牙。當然了,從六個月開始,乳牙陸續萌出時,定期帶小孩到醫院檢查,才是保護牙齒健康的不二法門。
     有許多孩童的父母,對於乳牙存在錯誤的觀念。他們認為乳牙會再更換,所以蛀掉了也沒有關係,將來會再長新牙的。因此,關心孩童的您;必須先認識乳牙的重要性。健康的乳牙除了用來咀嚼食物外,尚有發音及幫助恆牙正確萌發的功用。乳牙若是過早蛀掉或脫落,將可能造成隔壁牙的傾斜及空間的喪失,其結果可能造成恆牙齒列擁擠及咬合功能不良。所以,乳牙對您的一生是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喔!


 

兒童口腔常見的問題:

1. 兒童口腔常見的主要問題不外是蛀牙,除此之外尚有齒列不整及牙齒的外傷。

2. 奶瓶性蛀牙常發現於吸吮乳汁後即入睡,甚至於奶瓶尚在口內。此種習慣,牙齒表面殘留的乳汁將提供給細菌極佳的溫床。正確的習慣應該在餵食完畢後,父母應用紗布、手帕或牙刷沾水清潔牙齒的表面。這樣才能夠減少蛀牙發生的機率。


兒童牙科常見的治療:

1. 蛀到琺瑯質或象牙質的牙齒,可以用銀粉或複合樹脂來填補蛀牙窩洞。

2. 蛀到神經時,即應該接受根管治療(俗稱抽神經),以免更嚴重的發炎影響恆牙的發育,甚至影響全身健康問題。

3.  已做完根管治療的乳牙,可以套上不銹鋼金屬冠,可以使乳牙有正常的形狀咀嚼食物外,尚有維持空間的功能。

4.  對於蛀到不能保留的牙齒,在拔除後,為了維持應有的空間讓恆牙順利生長,則有必要裝置空間維持器於兒童口腔內。


父母協助孩童刷牙 (依年齡採不同清潔法融洽親子關係)

   學齡前兒童由於還不能獨立將牙齒刷乾淨,因此父母必須肩負起督導的責任,在大部分情形下,應該在兒童刷完牙後,再替他刷一次;而正確替小孩刷牙的方式,可以讓小孩覺得刷牙是種享受,進而增進親子間融洽的關係。

第一階段 :一歲半到兩歲半

   這時,後面的乳臼齒已經陸續長出,家長可站在小孩後面,以左手撐住小孩頭部,並順便拉開他的臉頰,使小孩的頭部稍向上仰,家長即可用右手持牙刷伸入小孩口內幫他刷牙。這時期先不需要使用牙膏,以牙刷將牙齒內、外面及咬合面清潔乾淨即可。牙縫較緊時,則可使用牙線清除夾在縫內的髒東西。

第二階段 :兩歲到四歲 

  兒童在兩歲時,所有乳牙都會長出來,二歲後的乳臼齒就很容易蛀牙,要特別注意清潔。若小孩要求自己刷牙時,可開始教他用水平式前後刷牙方式,強調不可只刷牙齒外側面,內側和咬合面也要刷。並且幫他使用牙線清除牙縫食物殘渣,養成小孩飯後刷牙的習慣及興趣,進而讓他自己做好口腔保健。由於這時兒童刷牙不容易刷得好,父母最好再幫他刷一次。

第三階段 :五歲到十歲 

  五歲到國小三年級的學童,則可使用適當的兒童牙刷,以前後橫刷的方式清潔牙齒;國小四年級以上兒童則可教導貝氏刷牙法刷牙。

從小養成刷牙後不再進食好習慣

  另外,在飲食方面,家長也應多加留意,選擇小孩食物時,要注意少吃易蛀牙食物(如糖類、餅乾等),但也不必完全不吃,盡量控制在三餐前後吃,並鼓勵孩童餐後刷牙,及刷牙後就不再進食的良好習慣。

   替孩童選擇三餐及正食間的點心時,應注意少食用含糖、易黏牙食物,選擇其他適合代用品,例如蔬果類。父母與長輩也不要以糖果做為孩童表現的獎勵,家庭成員應立場一致,才不會混淆孩童 牙齒保健觀念。

乳牙與不銹鋼牙套及空間維持器 

小朋友的乳牙不是還會換掉,不痛就好了,為什麼還要裝不銹鋼牙套或空間維持器呢?牙齒的排列受到咬合力、生長傾向、臉頰及舌頭等各種方向的力量而達到平衡狀態,當蛀牙或拔牙缺牙時,都會造成鄰近牙齒的移位,影響齒列原有之空間及排列。乳牙除了美觀及咀嚼外,另一重要功能是維持空間,以便將來恆牙萌出。若乳牙蛀牙或太早拔掉脫落,沒有做適當處理以維持空間,會因為鄰近牙齒的移位,而齒列空間變小或喪失,導致恆牙萌出時,受到干擾長不出來或往側方萌出,形成暴牙而導致齒列不正。乳牙嚴重蛀牙或蛀牙窩洞太大,裝牙套可以恢復其咀嚼功能。乳牙齒質發育有缺陷或鈣化不良易造成蛀牙或空間喪失,可以裝牙套保護。接受過根管治療( 抽神經 )的乳牙,由於蛀蝕嚴重齒質脆弱,應裝上牙套以保護牙齒、恢復咀嚼功能並維持住空間。當乳牙過早脫落或拔除時,要做空間維持器,以免牙齒向前傾倒或喪失空間。乳牙影響恆牙甚大,而恆牙將陪伴您的孩子一生,若不願您的孩子將來受牙疾之苦,請關心孩子的乳牙,不要以為乳牙會換而掉以輕心。


 

六歲以上兒童的蛀牙預防

(1).正確的飲食習慣:適當地攝取均衡的營養,多吃蔬菜水果,多喝牛奶少吃黏性太強的糖果.

(2).正確的清潔習慣:吃完東西馬上漱口(或刷牙),每天刷牙三次,正確地使用牙刷與牙線

(3).隙縫填補:在六歲的時候,在乳牙齒列的最後方會長出第一顆恆牙, 這是恆牙的第一大臼齒,我們又稱為六歲大臼齒.這顆臼齒剛長出來時中央有很深 的隙縫,容易造成細菌的堆積而蛀牙,加上兒童刷牙的手部動作還不是很靈巧精確,故常造成嚴重的齲蛀,是口腔中蛀牙率極高的的牙齒.

隙縫填補就是用牙科材料把這很深的隙縫填補起來,以達到預防蛀牙的目的. 

(4).食用氟錠:經醫師指示,適當地攝取氟化物,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有"小哈氟".

(5).定期塗氟:因使用的方法,藥劑而異,一般是6個月一次.

(6).定期檢查:小朋友的牙齒自己清潔不易完全,建議每3個月檢查一次.


智齒:

所謂智齒就是第三大臼齒,大多萌出於十八歲左右,由於許多人的牙弓發育較小,智齒因空間不夠,容易長歪或埋伏,特別稱之為阻生牙。阻生牙與前面牙齒之間有一道V字形的縫隙,容易藏污納垢不易清潔。

    智齒的功能不大,因為第一大臼齒和第二大臼齒已完成大部份的咀嚼功能,拔了不影響咀嚼,也不用做假牙。智齒因為很難清潔,容易引起蛀牙和牙周組織發炎疼痛,特別是長歪的智齒更容易造成前面第二大臼齒遠心面蛀牙和牙周病,嚴重時甚至須拔除第二大臼齒。另外智齒因此當您的牙醫師建議您拔除智齒時,越早拔掉越好。在二十歲左右拔最適當,除了比較好拔外,傷口也較快恢復,第二大臼齒的傷害更尚未發

智齒是否需要拔除?

    智齒在成年以後長出牙床,這時因顎骨成長已經停止,且牙弓的其它位置也被牙齒佔據,所以能不能順利萌出就要看於剩餘牙弓長度是否足夠,以及智齒的萌出角度是否良好而定。

以下狀況應考慮拔除智齒:

A.嚴重蛀牙或牙周病。

B.牙髓反覆發炎,或醫師判定智齒發炎率高,應作預防性拔除。

C.上下顎中有一顆已拔除,則對咬牙應考慮一併拔除。

D.已造成第二大臼齒之蛀牙,或醫師認為有這可能者。

E.引起神經或牙根之壓迫症狀者。


 

兒童牙科就診須知:

     小朋友接受牙齒治療時,不似成人都能自我控制,所以牙醫師常要藉助「行為處理」來幫助小朋友接受牙科的治療。而小朋友和牙醫師之間有效的溝通則是行為處理成功最重要的因素。因此,父母經常在一旁急切並善意的指導,將可能造成小朋友與牙醫師溝通的阻牆。所以我們建議:除了非常年幼的嬰兒及特殊的身心障礙小朋友外,家長可以不必陪伴在治療室內。如有必要,牙醫師會主動要求您的參與。


蛀牙 細菌侵蝕牙本質造成酸痛

  剛開始蛀牙時,牙齒表面會被細菌蛀出一個洞,細菌從牙齒最外圍的琺瑯質開始侵蝕,到一定深度以後,雖然還沒完全蛀到牙本質,但這時已經會讓人感到有點酸痛,但細菌並不曾因此而善罷干休,如果再不注意,細菌就會一直侵蝕到牙本質。

 引起牙痛的原因以齲齒居多 

  蛀牙其實是由細菌(牙菌膜)、糖分(碳水化合物)、易受影響不平整的牙齒表面、時間(牙菌膜的細菌發酵碳水化合物,形成酸素)等四大因素互相影響而成,牙齒若是長時間與酸素接觸,十分容易形成蛀牙。

  病人最常犯的毛病就是拖延就醫時機,當牙齒有蛀洞尚未侵犯到神經組織時,除了較大的蛀洞會因冷熱刺激或是食物塞入,讓人感到有點酸痛外,絕大部份時間並不曾造成任何不適;因此病人常常會忽略,直到痛到受不了時才會找牙醫,這時細菌可能已經侵蝕到牙本質了。

  雖然牙齒經由其他的撞傷、裂縫、咬耗、磨耗、牙周病或不同金屬填補物相碰引起導電,都有可能是引起牙痛的現象,不過最常引起牙痛的原因還是以蛀牙居多,所以及早就醫是防患未然的最好方法。

少吃糖 、徹底清潔與定期檢查

  食物塞住牙縫就是造成蛀牙的原因之一,在吃完美食之後,應儘快地漱口、刷牙,或使用牙線,徹底去除食物殘渣,減少牙菌斑形成的機會。

牙齒表面不易清潔的位置,也是容易產生齲蛀的地方,像是咬合面上的溝紋與隙縫,最容易滯留細菌及食物殘渣,而且牙床後方的清潔常被忽略,也最容易形成蛀牙。

  除此之外,牙齒的鄰接面常因牙刷不容易刷到,一定要用牙線清潔,否則附在鄰接面的牙菌斑很快地就會演變成蛀牙。另外,牙齒與牙齦的交界處也是細菌孳生的溫床!所以用正確方式和角度刷牙,也是避免蛀牙的絕竅。

  一般建議,少吃高糖分食物、徹底清潔與定期(半年)檢查是預防蛀牙的最佳方法,使用牙紋防蛀劑(FISSURE SEALANT)、利用氟化物(FLUORIDES/ F)、食用水加氟、用含有氟化物的牙膏,或是在牙齒表面塗上高濃度氟素(需由牙醫或牙科治療師運用)等,都是預防蛀牙的好方法。

 

好筍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溫過的母乳,沒有喝完的話,可以放到下一餐,但若還沒喝完就要丟掉了,再冰回去的話,這樣反覆的回溫與冷藏其實不大好喔。媽媽們應該試著去回溫適量的母乳就好,以免造成母乳的浪費。如果媽媽們母乳還夠用的話,繼續餵食母乳是最好的,如果媽媽們今日擠出的奶水,隔日就喝得到的話,可以不用放冷凍,冷藏就好了唷。

 

一包母乳袋大約200-250cc,可以解凍先倒入一支大奶瓶冰冰箱
要喝時再倒到小奶瓶
或者直接分裝成3-4瓶, 看寶寶喝的量
比方說裝成1瓶60,一瓶30先溫60的,寶寶喝玩要再喝
先溫30的,這樣安全又不會浪費

媽媽們請注意:

  •  將母乳儲存在冰箱內部而非冰箱門邊。
  • 使用60度以下的水,溫熱母乳。將母乳回溫到接近體溫、不冰冷即可。
  • 可以使用溫奶器或是在流動的60度以下的溫水下溫熱母乳。
  • 不可以使用微波爐瓦斯爐隔水加熱的方式溫熱母乳。
  • 冷凍的母奶請在冷藏室解凍(通常需要12小時左右的時間),請勿放在室溫下解凍。提前作業,前一夜將奶水從冷凍庫放進冷藏室。

 

好筍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以下的增加母乳量食物,飲料,因人而異每個人體質不同,希望供大家參考看看。)

 

德國有機黑麥汁;熱()巧克力牛奶;優酪乳

豆漿;統一山藥意仁牛奶(豆奶);愛之味牛奶花生湯

通草;小紅豆;黃豆;茴香

鯰魚湯;鱸魚湯;雞精

啤酒酵母;惠寶哺乳飲品

青木瓜排骨湯;花生燉豬腳湯

山藥排骨湯(山藥還可以瘦小腹喔)

紅糖薑湯(加少許黑芝麻粉)

黑糖水(加桂圓肉或玫瑰花茶)

黑糖薑水蛋;黑糖芝麻湯圓

黑芝麻糊;燕麥薏仁漿;玉米鬚(加水煮)

通乳花生紅棗湯;黃耆通草雞湯;木瓜花生紅棗湯

黃耆+枸杞+無花果+蘋果+--(用煮或燉,把這水當茶來喝,不用吃料)

好筍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無論做了多少準備,父母親在照顧新生兒時,仍然會有手忙腳亂、不知道是否做得正確的情況,本文整理了五個寶寶常見問題─發燒、便祕、腹瀉、傷風感冒和咳嗽等資訊,提供家長做為參考,何時您可以自行照顧處理,何時您需要送寶寶入院治療。

 

問題1.發燒

寶寶發燒不一定代表生病,不過發燒可能是疾病的一種臨床症狀,雖然並非疾病本身,但它可能在警告身體出現問題,需要注意或是治療。引起發燒的原因可輕可重,可能是寶寶身體的某部位受到感染出現的發炎現象,或是外在環境的氣溫太熱、吃過熱食、運動、穿過多衣服或洗熱水澡等,都可能暫時使寶寶的體溫輕微升高,等過一段時間之後,體溫自然會下降。不過,若發燒合併有咳嗽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,可能是患了呼吸道或腸胃道等疾病。總之,寶寶發燒所顯示的訊息很多,家長可從特定的指標判斷其程度是否嚴重。

 

判斷指標&照護大全

量體溫是家長判斷寶寶發燒程度的指標,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北院區小兒科主任鄭敬楓建議,6個月內的寶寶以量腋溫或肛溫為主,每次測量的時間至少需要1分鐘,結果會比較準確,至於耳溫槍的使用,比較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,因為6個月內的寶寶耳朵洞口較小,可能會與耳溫槍的尺寸不合,而有失準的情況發生。

 

‧狀況1當腋溫37.5℃~38.5℃(耳溫38℃~39℃)時

這時,寶寶的體溫還不算太高,家長可先做一些處理:

1.幫寶寶洗澡溫水試浴:使他的皮膚毛孔擴張幫助散熱,也可以使寶寶的肌肉放鬆,感覺會比較舒服。

2.補充水分:有助於發汗,而且可調節溫度使體溫下降,補充體內的失水。

3.減少衣服的穿著:可幫助皮膚散熱。

小:狀況2.當腋溫超過38.5℃(耳溫39℃)時

屬高溫,可先給予寶寶退燒藥物。

 

小叮嚀

送醫指標

以上二種狀況依方法處理後,家長可等1小時後再幫寶寶量第二次體溫,若還是沒有退燒,家長可依寶寶的活力狀況判斷,若和平時一樣,還是能吃又能玩的話,可以至第二天再送醫治療,但是若寶寶的精神萎靡、活力差,有吃不下、哭鬧的狀況,則建議送醫治療。

 

很多家長擔心先讓寶寶服用退燒藥,會影響醫師對於病情或病因的判斷,對此,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北院區小兒科主任鄭敬楓表示,醫師判斷寶寶高燒的病因與是否服用退燒藥物無關,若寶寶高燒超過耳溫39℃不退,建議家長還是先給予退燒藥,否則等到送醫治療時,寶寶可能會因為體溫太高而出現熱痙攣的現象。

 

★迷思破解!

迷思1.寶寶發燒時,應該用溫水加酒精抹身以散熱嗎?

破解:不應該。這不僅達不到降低體溫的效果,還可能會令寶寶發抖甚至抽搐。

迷思2.寶寶發燒時,應該穿更多衣服使他排汗降低體溫嗎?

破解:不應該,這是照護者常見的一種錯誤,但其實這只會讓身體無法散熱,甚至惡化,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北院區小兒科主任鄭敬楓表示,一開始發燒時,若寶寶有畏寒的反應如:手腳冰冷、臉色差等,此刻可多穿一些衣服保暖,讓寶寶舒服些,但不需要悶出汗,之後若寶寶體溫持續偏高且身上及肢體發熱時,反而應該減少一些衣物,以通風散熱。

 

問題2.便祕

便祕,是寶寶常見的問題之一,它不僅會讓寶寶因為腹痛而哭鬧,有時還會因為排便困難而導致肛門損裂,使寶寶在心理上對大便產生排斥和害怕感,形成惡性循環,讓媽咪很困擾。

 

寶寶為什麼會便祕?少部分原因是新生兒因為腸胃功能疾病,如:先天性巨大結腸症等問題引起,必須以手術治療外,大部分便祕的原因和寶寶先天體質、遺傳或是不當的飲食習慣有關,由於便秘會影響寶寶消化吸收的功能,也會造成腹脹等不舒服的症狀,因此當寶寶出現便秘的情況時,媽咪應該採取有效的治療策略改善之。

 

3判斷指標

小兒科門診中,因為寶寶便祕而就醫的比例很高,有的寶寶雖然每天都排便,仍因為腹痛而就醫,在經過X光的照射診斷後,才發現原來寶寶的肚子裡積滿了便便,而有些寶寶可能3、4天才排便一次,但如果排便順暢的話,則不能算是便秘,由此可見,光是從寶寶便便的次數判斷是否便祕仍不準確,還必須參考其他指標做為判斷的依據。

‧便便形狀

看起來像小羊大便般一顆一顆、乾乾硬硬的感覺,而且排便量很少。

‧反覆性腹痛

沒有合併其他的症狀(如:發燒等),而且在7~10天中,寶寶每天都會出現至少1次的腹痛狀況。

‧胃口不佳

寶寶變得不想吃,或是每次吃完東西都有腹痛的狀況發生。

 

若確定寶寶有上述狀況後,可就醫了解狀況,若確定是便祕的話,通常以灌腸治療。


3
照護

飲食在便秘問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如果寶寶所吃的食物裡,膳食纖維的含量太少,而媽咪平時也沒有好好地培養寶寶定時排便的習慣,那麼,寶寶便祕的問題就會愈來愈嚴重,因此,從平日的飲食著手,是所有便秘治療方法中最有效果的。

‧多吃蔬果、飲食均衡

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(包括:全穀類、蔬菜類、水果類、堅果類及莢豆類等)。在寶寶開始吃副食品的時候,媽咪應培養他吃蔬菜、攝取纖維質的好習慣如:菜泥、菜末、水果及菜粥等食物,較大的寶寶則可吃一些五穀類的食物或紅薯,還要多吃芹菜、韭菜等粗纖維蔬菜。

‧適量的水分攝取

水可以軟化糞便、增加糞便的體積,水份的需求會依體重的不同而有差異,此外,黑棗汁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‧適量運動

可以促進腸胃蠕動,改善便秘。

 

★迷思破解!

迷思.嬰兒按摩可以幫助寶寶排便嗎?

破解:幫寶寶按摩有許多益處,其中,腹部按摩的動作可以加強寶寶內臟的功能,有助排氣和舒解便秘的不舒服感,不過,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沈仲敏表示,嬰兒按摩雖然可以幫寶寶消除脹氣、緩解不適感,但它還是不能解決嚴重的便祕問題,家長還是應該從根本著手,以改善寶寶的飲食習慣為主。

 

問題3.咳嗽

寶寶咳嗽雖然只是一種症狀,但是家長可別因此輕忽了它,因為咳嗽不僅會造成寶寶的不適,嚴重的話還可能有嘔吐、無法進食的情形發生,若寶寶因咳嗽而出現呼吸困難、活動力不佳、精神不振的現象時,家長應儘速帶寶寶送醫就診。

 

引起寶寶咳嗽的原因很多(包括:上呼吸道感染、感冒病毒入侵、過敏氣喘、胃食道逆流、有異物吸入…),都會以咳嗽的方式表現,當寶寶出現咳嗽的症狀時,家長應正確瞭解原因,對症治療,讓寶寶早日恢復健康。

 

3判斷指標&10照護

依咳嗽原因大致可分為3類,並提供下述照護方法。

‧感染病毒或細菌所致

以一般感冒病毒、流行性感冒病毒、副流行性感冒病毒、腺病毒、肺炎鏈球菌、黴漿菌等為例,家長可從平日的生活著手,預防寶寶受到感染。

照護法

1.增強抵抗力:攝取均衡的營養、多運動等。

2.勤洗手:杜絕病毒或細菌入侵的機會。

3.在病毒或細菌流行的高峰期間,避免帶寶寶出入公共場所。

4.接種疫苗:了解各種疫苗的接種時程及相關資訊,需在寶寶正確的年齡範圍內接種疫苗才有效。

‧氣喘、過敏性呼吸道疾病所致

因過敏或氣喘所引起的咳嗽症狀是具有時間性的,例如寶寶早上剛醒來時,或是晚上的時間咳嗽,通常白天不會有症狀,有些寶寶則是在運動過後也會出現咳嗽症狀。

 

寶寶是否有過敏或氣喘疾病,可透過醫師看診後確認,並找出主要的過敏原,此外,家長更要加強居家環境的照護,減少寶寶過敏或氣喘發作的機會。

照護法

1.經常清掃居家環境,儘量不要鋪地毯、掛窗簾,或放置絨毛玩具

2.儘量不要養殖貓、狗等寵物。

3.定期清洗臥室的床罩和被單,經常更換冷氣機和空氣清淨機的濾網,都能有效改善室內空氣品質,進一步確保寶寶呼吸道的健康。

‧異物吸入所致

常發生在6個月大~4歲的嬰幼兒間,因為愛玩、愛把東西往嘴裡放,一不小心就會造成玩具或食物掉入呼吸道中,引起咳嗽症狀,當發現寶寶有異物吸入時,需立即進行急救。為預防意外發生,家長平日的照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:

照護法

1.給予嬰幼兒適合其年齡的食物和玩具。

2.當寶寶進食時,大人必須在一旁監督,勿讓大的孩童餵食小寶寶。

3.若發生意外時,須知道如何急救。

 

★迷思破解!

迷思.寶寶有痰時,如何照顧才不會發生危險或意外?

破解:若寶寶自行排痰的力氣和功能還不成熟,家長可以拍打肺部胸廓的方式幫助寶寶排痰,在早上、中午、晚上和睡前4個時段進行拍打,一次的拍打時間大約是10分鐘,除此之外,讓寶寶多喝水,可以減少痰液的穠稠度,並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餵食,避免寶寶因咳嗽而出現嘔吐現象,一旦嚴重時可能會引起吸入性肺炎。

 

問題4.腹瀉

寶寶腹瀉的原因,可分為3種,第一種是與飲食有關,如:食物不潔吃壞肚子、對牛奶過敏、牛奶沖泡得太濃或是副食品添加得不適當等;第二種是與疾病感染有關,由病毒或是細菌所引起的腸胃炎;第三種則與器官問題有關,如:腸道本身的炎症疾病、消化功能異常等。

 

腹瀉不但讓寶寶變得虛弱、不舒服,有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,因此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,媽咪對於腹瀉的處理和護理應該多多瞭解。

 

3判斷指標

一般而言,寶寶每日的排便次數,會隨個人體質和餵養方式而不同,通常餵母奶的嬰兒每天排便約6~8次,便便呈現如蛋花般的糊便,而餵配方奶粉的嬰兒則排便次數較少,便便呈現黃色成形狀,因此,家長在判斷寶寶是否正在腹瀉時,應該先以常態性的排便狀況為依據,再參考以下3指標。

‧排便次數比平時增多

例如,由平常每日的3~4次增為7~8次。

‧大便異常

大便形狀呈水稀狀,顏色從金黃色變成淡黃色、綠色,或者便便帶有血絲、黏液等。

‧寶寶哭鬧不適

寶寶有腹痛哭鬧的情形,並伴隨發燒、嘔吐等症狀。

 

5照護

如何減輕寶寶腹瀉狀況?以下5法提供媽咪們參考。

‧給予緩瀉劑

若症狀厲害時,可適量給予緩瀉劑,但應避免止瀉藥,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北院區小兒科主任鄭敬楓提醒家長,止瀉劑(如:Imodium)是屬性較強的藥物,若在沒有醫師的指示下服用,可能會造成寶寶的腸子停止蠕動、嚴重嘔吐、腹痛等問題產生。

‧改變食物

可稀釋牛奶,依正常水量但奶粉量減半的方式餵食,使腸胃易於吸收,較大寶寶可改餵以稀飯、白吐司等清淡食物為主。

‧補充水份和電解質

2歲以下的寶寶可服用醫療專用的口服電解質液,超過2歲的幼兒才可給予稀釋的運動飲料。

‧小心呵護屁屁

由於腹瀉次數增多,容易造成寶寶紅屁股和尿布疹的發生,因此,媽媽除了勤換尿布外,在寶寶排便後用溫水洗淨,可保持屁屁的清潔乾燥,避免紅屁股的發生。

‧嚴密觀察寶寶

若進行以上方法後仍不見好轉時,需帶寶寶去醫院進行診治。

 

2症狀,速就醫!

‧寶寶出現脫水症狀

1.體重急速下降。

2.皮膚乾裂、失去彈性,乾嚎,哭的時候流不出眼淚。

3.囪門凹陷。

4.呼吸急促。

‧寶寶可能患細菌性腸胃炎

若寶寶的便便帶有血絲以及黃鼻涕般的黏液時,可能是感染了細菌性腸胃炎,需趕快帶寶寶去醫院進行診治。

 

★迷思破解!

迷思.寶寶腹瀉時可以喝運動飲料嗎?

破解:視寶寶的年齡而定,一般而言,建議2歲以下的寶寶使用專用的口服電解質液,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,之後再視腹瀉情況的改善適度增加奶水的餵食,2歲以上的幼童可補充1:1水分稀釋運動飲料,要注意的是,照護者不要只是補充水分,因為太多的水分可能會造成寶寶水中毒、抽筋等症狀產生。

 

問題5.傷風感冒

寶寶在出生後6個月內,抵抗力主要是來自媽咪的免疫球蛋白,對付不同細菌和病毒的感染,但之後來自母體的抗體會逐漸消失,而得到感冒的機會也逐漸增加。

 

傷風感冒是人與人之間的病毒傳染,寶寶因為自身的免疫系統還沒成熟,所以在人多的公共場所(如:遊戲區、幼稚園等),很容易受感冒病毒入侵而生病,鄭敬楓主任提醒家長,在寶寶生病即將痊癒時,其實是抵抗力最弱的時候,家長若沒有加以注意,反而讓寶寶曝露在容易感染的狀態中,可能會再度患上其他病毒,加重病況。

 

判斷指標

輕微的感冒症狀,如: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塞、咳嗽等,嚴重會引起發燒、昏睡、胃口不佳、全身不適、嘔吐、吵鬧不安等生理與心理反應;感冒的症狀大約在1~2週內消失,如果症狀持續得太久,可能是其他因素所引起的病症,此外,家長也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活動力,是否有不吃不玩、無故哭鬧不安的狀況,若有,則可能是比較嚴重的感染情形。

 

當寶寶有感冒症狀時,都應送醫就診,視病情做妥善的處理和治療,因為肺炎等嚴重疾病的初期症狀與感冒不易區分。

 

6照護

當寶寶感冒時,補充適量的水分和足夠的營養,才能夠對抗疾病恢復健康,飲食以清淡為主並且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,使症狀加劇。

 

在氣溫逐漸變冷的時節,該如何提高寶寶的抵抗力,預防感冒入侵?下列6法可提供媽咪參考。

‧哺餵母乳、飲食均衡。

‧充足的睡眠。

‧補充綜合維他命尤其要注意維生素B和C的攝取是否足夠。

‧益生菌的適量補充國外有報告顯示,寶寶自6個月後因母乳和副食品交替而造成成長曲線趨緩時,可以補充益生菌以改善食欲、健康消化道,還可以減少過敏體質,尤其是皮膚過敏的寶寶,若補充益生菌,其效果更顯著。

‧多運動寶寶的活動量大了,排汗量也會增多,不僅食慾和消化增加,連喝水也會比以前增多,有時,在注意保暖的情況下,家長也可以帶著寶寶至戶外接觸新鮮空氣和陽光,讓呼吸道更健康。

‧居家照護勤洗手杜絕病毒感染,在氣溫多變的季節中,家長應注意寶寶的手溫和體溫是否正常,並適時地增加或減少寶寶的穿著。

 

★迷思破解!

迷思:如何判斷感冒與過敏的不同?

破解:有些媽咪覺得感冒和過敏的臨床症狀很相似,因此不容易區分二者的不同,沈仲敏醫師表示,透過仔細地觀察評估,將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,大致來說,兩者的特色如下。

感冒

之前沒有流鼻涕、咳嗽或打噴嚏等症狀,但患病之後的一整天都有流鼻涕、咳嗽或打噴嚏的症狀。

過敏

幾乎不會出現發燒症狀,而且流鼻涕、咳嗽或打噴嚏的症狀是有時間性的,例如:在每天早上起床時或夜晚時,週而復始,超過二個星期以上。

 

好筍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請各位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小寶貝..

好筍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求福改名蔡禮等 意外諧音「挫咧等」

更新日期:2010/06/11 12:30

在彰化有一名退休的客運司機,他本名叫做蔡禮營,因為當初好勝心強,樣樣都想贏,等到身體出了問題之後,才決定放緩生活步調,改名蔡禮等,結果這名字用台語念很有趣,叫做「剉咧等」,這個諧音讓他在基層選舉中意外爆紅,成了候選人爭相找他幫忙助選的最佳人選。

 

蔡禮等(2009.12.2):「我叫『挫咧等』,反過來唸『等咧挫』。」

拿著身分證,蔡先生用台語唸出自己的名字,用台語唸很有趣,叫做「剉咧等」,但是,蔡老先生的本名其實叫做蔡禮營,什麼都想贏,直到5年前中風,他決定放慢步調,等著走向人生終點,就改名蔡禮等,卻沒想到,新名字讓他人生有新轉折。

蔡禮等(2009.12.2):「醫院護士都叫我『挫咧等』。」記者:「大家的反應是?」蔡禮等:「大家都在笑。」

有這麼有趣的名字,也讓他成了鄰里間的紅人,去到哪裡都帶給大家歡樂,也讓他越來越開朗,身體慢慢恢復健康,而熱衷政治的他,更因此成了,選舉期間候選人的最佳助選員。

候選人(2009.12.2):「他的名字雖然叫『挫咧等』,不是給我們『挫咧等』,是要給賄選買票的人『挫咧等』。」

不過,可不是每個人都因為有趣的名字,而成了人見人愛的萬人迷,因為在台中有一名和旅日棒球名將王貞治,同名同姓的男大生,竟然把掃帚當棒球棒揮,還因此吃上官司,被控傷害罪,同名不同命。

好筍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好筍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好筍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好筍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